为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增进学术交流,9月20日上午,计算机学院邀请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胡星副教授为学院师生开展了题为《大模型下的软件工程:实践与挑战》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俞东进教授主持,实验室全体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胡星副教授主要从事智能化软件工程、程序理解与软件仓库挖掘等方向的研究。在TOSEM、TSE、ICSE、ASE、FSE等软件工程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FSE 2025、ICSE 2024、MSR 2024及ICPC 2018杰出论文奖。她还长期担任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及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专项培育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胡教授的研究工作对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讲座伊始,俞东进教授代表学院对胡星副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胡教授从个人科研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从本科保研到初入科研阶段的探索历程,以及最终确立研究方向的过程。随后,她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近两年在智能化与传统软件工程技术融合方面的最新进展,系统阐述了大模型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关键挑战。她从“大模型是否渗透开发”这一问题引入,深入剖析了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瓶颈,并延伸出多个潜在研究方向,包括增强大模型的鲁棒性、评估其能力边界以及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等重要议题。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围绕“如何寻找创新点”、“如何开展经验研究”等实际问题与胡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胡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作出了系统而详实的解答。
本次讲座有效促进了两校软件工程团队之间的相互了解,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我院软件工程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