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报考2025级硕士研究生同学:
本实验室全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智能软件工程与行业大数据),负责人为俞东进教授,其他招生导师包括:陈信、王东京、陈洁、孙笑笑等。目前,大数据研究院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约百名。2023年,团队荣获全校研究生教育最高荣誉奖:“邱均平颜金莲研究生教育奖励基金”研究生教育优秀团队奖(全校唯一)。
近年来,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行业大数据和智能软件工程等领域,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包括大模型/大数据/深度学习方法及其应用、智能软件工程和服务计算,具体包括:领域大语言模型、大规模软件代码分析、推荐系统、业务过程管理(BPM)、新一代软件体系架构等,主要工程项目集中在应用软件开发、行业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等。可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日和中俄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研究院拥有一流的实验条件,科研成果颇丰,获得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目前,研究院课题项目较多,并与中科院、浙江大学、山梨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以及阿里云、网易、中国商飞等知名IT企业建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负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滨江创新中心(滨江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IT实践创新基地”(浙江省教育厅认定的省级研究生实践基地)等。研究院主要科研基地位于杭电下沙校区第四教学楼731等地,欢迎参观交流。
研究院学风良好,近年来有8位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每人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3万元)、4位研究生获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2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荣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名列各实验室前茅。实验室设有“数研研究生奖助基金”,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广阔的发展舞台,优秀学生可获出国(境)参加学术活动机会和硕博连读(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机会,部分学生将接受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高校和本校双方教授的联合培养。
研究院提供如下2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均可):(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以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部分有志者可申请硕博连读或报考博士研究生;(2)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参加高水平工程项目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上述培养模式一般以报考类别(学硕、专硕)确定,但可根据本人意愿和实验室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研究院主要优势:1)师资力量强大。实验室由多名资深教授、副教授领衔。同时,多位年轻导师均能全程参与学生的悉心指导。2)培养成果突出。近年来,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比例远高于学校平均水平。3)就业和升学前景良好。绝大部分毕业生赴字节跳动、滴滴、华为、美团、快手、各大银行等企事业单位工作,部分毕业生赴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梨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4)优越的学习工作环境。新近落成的下沙四教实验室和滨江研究院(1000余平米),设施先进,科研条件一流。5)完善的国际化培养模式。提供国际化培养平台,在校期间有机会获得赴海外访学的全额资助,以及接受海外教授的指导。6)提供硕博连读机会。近年来已有2位硕士研究生成功获得硕博连读(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机会、3位本科生获得本硕博连读(免试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机会;7)丰富的项目实践机会。工程项目众多,涉及大模型、主流软件框架、大数据分析,研究方向符合当前热点方向。8)严谨的学风。学风良好,管理严谨。负责人曾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学校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荣获第八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相关研究生培养事迹曾被《光明日报》作为典型报道。团队曾获全校研究生教育最高荣誉奖:“邱均平颜金莲研究生教育奖励基金”研究生教育优秀团队奖。
研究院热诚欢迎品学兼优的有志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要求:1)品行良好;2)认真、踏实、刻苦和负责任;3)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或者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有志于报考的同学请发简历至研究院招生邮箱(hdu_bigdata@163.com),并请如实提供如下信息:性别,籍贯,本科院校,是否应届生,本科专业,学硕/专硕,报考专业,绩点排名(以位次/总人次方式表示,标注总评和/或学分绩点排名),所获各项荣誉,担任学生会/班干部情况,所参加过的项目、学科竞赛情况等。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参观实验室(4教731)。
热诚欢迎认真踏实、真心想学的同学加盟大数据研究院。实验室相关信息可查阅网站:dbsi.hdu.edu.cn。
非诚勿扰!有意考生请投简历至招生邮箱:hdu_bigdata@163.com